經過百年風雨洗禮,中國共產黨已經成為當今世界最大的馬克思主義執(zhí)政黨。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大就要有大的樣子,同時大也有大的難處。把這么大的一個黨管好很不容易,把這么大的一個黨建設成為堅強的馬克思主義執(zhí)政黨更不容易。”
100多年來,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取得了一個又一個勝利,實現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引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在這一過程中,中國共產黨的歷史定位也發(fā)生了重大轉變,從一個領導人民為奪取全國政權而奮斗的黨,轉變成為領導人民掌握全國政權并長期執(zhí)政的黨;已經從受到外部封鎖和實行計劃經濟條件下領導國家建設的黨,成為對外開放和發(fā)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領導國家建設的黨。當前,我們已經開啟了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征程,踏上了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新的趕考之路。然而,新征程注定不會是一片坦途,身處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肩負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百年大黨必然要面對前所未有的挑戰(zhàn)和風險。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指出:“我們黨作為世界上最大的馬克思主義執(zhí)政黨,要始終贏得人民擁護、鞏固長期執(zhí)政地位,必須時刻保持解決大黨獨有難題的清醒和堅定。”
馬克思提出,問題就是時代的口號,是它表現自己精神狀態(tài)的最實際的呼聲。習近平總書記反復強調:“我們中國共產黨人干革命、搞建設、抓改革,從來都是為了解決中國的現實問題。”面向新征程,從三個維度深刻領會“大黨獨有難題”這一重要論斷,對于我們全面領會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入推進新時代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以偉大自我革命引領偉大社會革命,具有重大的理論和實踐意義。
深刻領會百年大黨 管黨治黨之難
中國共產黨是以馬克思主義建黨原則建立起來的政黨,黨的根本組織原則和領導制度就是民主集中制。我們黨從創(chuàng)立之日起,就有著嚴格的組織紀律性。在黨的二大上通過的黨的歷史上的第一部正式黨章,就強調中國共產黨是無產階級有嚴密組織和嚴格紀律的隊伍,首次將“紀律”單獨成章,要求全黨在重大政治問題上必須與黨中央在思想上行動上保持高度一致。這是因為組織紀律既是黨領導人民、管理黨員、聯(lián)系群眾的基本保障,也是維護黨的領導權威、保持黨的凝聚力戰(zhàn)斗力、保證黨員隊伍先進性純潔性的現實需要。此外,黨的全部力量源于組織,組織能使黨的力量倍增,這是中國共產黨相較于其他政黨的獨特優(yōu)勢。黨章中規(guī)定的“四個服從”,指明了黨最基本的組織原則,也是黨員應該遵守的最基本的組織紀律。
截至2021年年底,中國共產黨黨員總數為9671.2萬名,黨的基層組織493.6萬個。黨員總量和黨組織數量的大幅增長,一方面壯大充實了黨的力量,更多的新鮮血液加入黨的隊伍,彰顯出黨的強大生機與活力,展現出黨的事業(yè)興旺發(fā)達、欣欣向榮的蓬勃氣象;另一方面也使得管黨治黨的任務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艱巨繁重。
習近平總書記在分析黨建工作的難題時曾指出:“盡管每個黨員都編入一個黨組織進行管理,也有嚴明的組織紀律規(guī)定,但就全黨來說,一些黨組織軟弱渙散,一些黨員、干部難以受到監(jiān)督,隊伍管理缺位、不到位情況不是個別?!痹诜此继K共亡黨教訓時,他進一步強調:“蘇共早年在有二十萬黨員時能夠奪取政權,在有二百萬黨員時能夠打敗法西斯侵略者,而在有近二千萬黨員時卻丟失了政權、丟失了自己,這是為什么?我看,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是政治紀律被動搖了,誰都可以言所欲言、為所欲為,那還叫什么政黨呢?那是烏合之眾了?!?/span>
中國共產黨始終代表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與人民休戚與共、生死相依,沒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從來不代表任何利益集團、任何權勢團體、任何特權階層的利益。這是馬克思主義政黨區(qū)別于其他政黨的顯著標志。但是,在這樣龐大的黨員隊伍中,難免會混進一些動機不純、理想信念缺失的人,一些黨員不像黨員、不在組織、不起作用,有的搞“兩面派”、做“兩面人”,還有的甚至腐化變質,給黨的形象造成嚴重破壞。黨的基層組織是黨組織群眾、宣傳群眾、凝聚群眾、服務群眾的直接載體,基層黨組織力量的強弱,直接關系到黨的路線方針政策能否在基層有效貫徹執(zhí)行。但是,當前仍有一些基層黨組織軟弱渙散,導致黨員隊伍管理不到位,一些機關單位仍然存在辦事拖拉、推諉扯皮、不會作為的行為,一些窗口單位仍然存在吃拿卡要、雁過拔毛、懶政怠政的行為,一些基層社區(qū)仍然存在形式主義、官僚主義、欺上瞞下的行為,直接影響了黨在群眾中的公信力。
面對管黨治黨的這些“獨有難題”,我們必須清醒地認識到,黨面臨的“四大考驗”是長期的、復雜的,黨面臨的“四種危險”是尖銳的、嚴峻的,黨內存在的思想不純、政治不純、組織不純、作風不純等突出問題尚未得到根本解決,全面從嚴治黨遠未到大功告成的時候。新時代新征程上,我們決不能有松勁歇腳、疲勞厭戰(zhàn)的情緒,必須堅守初心使命,深刻領會“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進一步統(tǒng)一思想、統(tǒng)一意志、統(tǒng)一行動,在黨的旗幟下團結成“一塊堅硬的鋼鐵”,讓黨始終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的堅強領導核心。
深刻領會百年大黨 治國理政之難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yōu)勢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共產黨是最高政治領導力量。新時代十年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審時度勢、果敢抉擇,銳意進取、攻堅克難,團結帶領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擼起袖子加油干、風雨無阻向前行,經受住了來自政治、經濟、意識形態(tài)、自然界等方面的風險挑戰(zhàn)考驗,黨和國家事業(yè)取得歷史性成就、發(fā)生歷史性變革,推動我國邁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然而,正如黨的二十大報告所指 出的,在充分肯定黨和國家事業(yè)取得舉世矚目成就的同時,我們也必須清醒看到,我們的工作還存在一些不足,面臨不少困難和問題。主要有:發(fā)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仍然突出,推進高質量發(fā)展還有許多卡點瓶頸,科技創(chuàng)新能力還不強;確保糧食、能源、產業(yè)鏈供應鏈可靠安全和防范金融風險還須解決許多重大問題;重點領域改革還有不少硬骨頭要啃;意識形態(tài)領域存在不少挑戰(zhàn);城鄉(xiāng)區(qū)域發(fā)展和收入分配差距仍然較大;群眾在就業(yè)、教育、醫(yī)療、托育、養(yǎng)老、住房等方面面臨不少難題;生態(tài)環(huán)境保護任務依然艱巨;一些黨員、干部缺乏擔當精神,斗爭本領不強,實干精神不足,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現象仍較突出;鏟除腐敗滋生土壤任務依然艱巨,等等。這些都是我們黨治國理政不可回避的難題。
新時代新征程,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fā)展之間的矛盾成為中國社會主要矛盾。與此同時,我國仍處于并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沒有變,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發(fā)展中國家的國際地位沒有變。這客觀上決定了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既要有各國現代化的共同特征,更要有基于自己國情的中國特色,必須是人口規(guī)模巨大的現代化,是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xié)調的現代化,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是走和平發(fā)展道路的現代化,其艱巨性和復雜性前所未有,在實現現代化的過程中,各種“黑天鵝”“灰犀?!笔录S時可能發(fā)生。
面對治國理政的這些“獨有難題”,我們必須始終從國情出發(fā)想問題、作決策、辦事情,既不好高騖遠,也不因循守舊,保持歷史耐心,堅持穩(wěn)中求進、循序漸進、持續(xù)推進。必須增強憂患意識,堅持底線思維,做到居安思危、未雨綢繆,準備經受風高浪急甚至驚濤駭浪的重大考驗。必須堅持將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相結合,找到適合自己的發(fā)展道路,回答時代和實踐提出的重大問題。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fā)展思想,把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現代化建設的出發(fā)點和落腳點,著力促進全體人民共同富裕,讓現代化建設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必須堅持發(fā)揚斗爭精神,增強志氣、骨氣、底氣,不信邪、不怕鬼、不怕壓,知難而進、迎難而上,統(tǒng)籌發(fā)展和安全,全力戰(zhàn)勝前進道路上各種困難和挑戰(zhàn),依靠頑強斗爭打開事業(yè)發(fā)展新天地。
深刻領會百年大黨 應對變局之難
當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世界之變、時代之變、歷史之變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開。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yè)變革深入發(fā)展,國際力量對比正在發(fā)生深刻調整。“世界怎么了、我們怎么辦”這一時代課題,正在考驗著已經前所未有走近世界舞臺中央的中國共產黨。
中國共產黨不僅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政黨,也是為人類進步事業(yè)而奮斗的政黨,始終把為人類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作為自己的使命。黨的最高理想和最終目標是實現共產主義,這個最高奮斗目標在黨成立之初就旗幟鮮明地寫入了黨綱。共產主義理想揭示了黨“從哪里來,到哪里去”的根本方向,也將貫穿黨從誕生到最終實現共產主義的整個階段。新時代十年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我們全面推進中國特色大國外交,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堅定維護國際公平正義,倡導踐行真正的多邊主義,旗幟鮮明反對一切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毫不動搖反對任何單邊主義、保護主義、霸凌行徑;我們完善外交總體布局,積極建設覆蓋全球的伙伴關系網絡,推動構建新型國際關系;我們展現負責任大國擔當,積極參與全球治理體系改革和建設,全面開展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國際合作,贏得廣泛國際贊譽,我國國際影響力、感召力、塑造力顯著提升。科學社會主義在21世紀的中國煥發(fā)出新的蓬勃生機,中國式現代化為人類實現現代化提供了新的選擇,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為解決人類面臨的共同問題提供了更多更好的中國智慧、中國方案、中國力量,已經成為推動人類社會進步、建設美好世界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然而,新的征程上,外部環(huán)境將更趨復雜嚴峻。新冠肺炎疫情反復延宕,世界經濟脆弱性更加突出,局部沖突和動蕩頻發(fā),地緣政治局勢緊張,全球治理嚴重缺失,特別是能源問題、糧食安全、氣候變化、資源短缺等非傳統(tǒng)的全球性安全問題愈演愈烈,和平赤字、發(fā)展赤字、安全赤字、治理赤字加重,世界進入新的動蕩變革期。各種因素疊加,導致發(fā)達國家與發(fā)展中國家間的發(fā)展失衡面臨進一步擴大的風險,也讓中國共產黨積極倡導的深化國際交流合作、推進全球治理體系完善、弘揚人類社會共同價值等理念的推行與實現遇到重重阻力。作為一個領導著世界近1/5人口的大黨,中國共產黨如何在歷史發(fā)展的十字路口體現大黨擔當、發(fā)揮大國作用,以自身發(fā)展為世界創(chuàng)造更多機遇,為世界各國攜手應對挑戰(zhàn)、實現共同發(fā)展注入動力,是需要付出高超智慧與艱苦努力才能解決的課題。
面對百年變局下這些“獨有難題”,我們必須始終堅持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fā)展的外交政策宗旨,致力于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必須堅持經濟全球化正確方向,推動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堅定支持和幫助廣大發(fā)展中國家加快發(fā)展。必須積極參與全球治理體系改革和建設,踐行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觀,堅持真正的多邊主義,推動全球治理朝著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發(fā)展。必須把推動黨的對外工作發(fā)展同貫徹落實黨中央的重大判斷、重大戰(zhàn)略、重大部署統(tǒng)一起來,堅決維護黨的執(zhí)政安全、社會主義制度安全,堅決捍衛(wèi)國家的主權、安全和發(fā)展利益。必須繼續(xù)推動中國共產黨與世界政黨高層對話會等工作平臺的機制化,創(chuàng)新講好中國共產黨故事,攜手各國政黨共建更加美好的世界。
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黨的二十大報告宣示:“從現在起,中國共產黨的中心任務就是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新時代的遠征,任務艱巨、夢想偉大、困難重重,但艱難方顯勇毅,磨礪始得玉成。全黨同志要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諄諄告誡,時刻保持解決大黨獨有難題的清醒和堅定,立足我們黨作為世界第一大馬克思主義執(zhí)政黨的黨情,堅持黨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的全面領導;立足中國仍處于并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堅持獨立自主走中國式現代化道路;立足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的世情,堅持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創(chuàng)造人類文明新形態(tài),堅定歷史自信、增強歷史主動,為完成黨在新時代的歷史使命而不懈奮斗。
原創(chuàng) 鄭寰 熊雨松 上黨課 2022-12-16
作者單位: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黨的建設教研部